国际能源署12日发表了关于国际能源布局的年度报告《世界能源展望》,该报告宣称,美国有望在2017年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而届时中东地区的九成石油出口将流向亚洲,主要是中国。不过,报告同时指出,美国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会让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控制。
页岩气助美国能源独立
英国《卫报》援引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报道称,美国将获利于该国国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尤其是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大规模开采,摆脱对沙特石油的依赖。报告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到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美国国内的页岩气开发此前因技术等原因受到限制,而随着新技术的逐渐成熟,页岩气开发势必迎来蓬勃发展期,这也成为了刺激许多能源公司的一针兴奋剂。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地区产出的油气资源超过九成将出口至亚洲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
报告还宣称,欧洲如果无法在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进展,那么将继续保持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
据悉,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是欧洲国家额五分之一,而由于美国出口天然气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这一价格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变化。不过,从长期来说,美国国内出产的天然气将很好填补国内的需求,进而导致天然气价格的下降,增强美国能源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
国际能源版图或改变
国际能源署宣称,利用新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做法将可能改变国际能源“版图”。过去50年来,美国一直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而如果美国能如预测的那样在2035年实现油气资源自给自足,或许将对全球政治格局也带来影响,毕竟美国与中东地区的关系维系此前一直涉及到石油资源。
《卫报》指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之后就试图尝试改变与中东地区的关系,借助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力开发国内的生物燃料,例如用玉米炼造汽油。不过,这种努力遭遇各种严重问题,例如今年的干旱气候就导致谷物价格上涨,同时开发生物燃料也让许多人担心粮食价格会出现大幅上涨的问题。
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与环境发展机构负责人罗尔夫·乌斯腾哈根对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前景提出质疑,认为国际能源署的预期超出了美国开发能力。苏格兰可再生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尔·斯图尔特也认为,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全球各国对化石能源的补贴依然让可再生能源开发处于不利的境地。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师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化石能源的补贴不减反增,而对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却出现减少。不过,他坚持认为如果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要增强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还是需要加大在追求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投资。比罗尔还呼吁与会各方在本月末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争取更多的进展。
气候文化问题将更加严重
比罗尔认为,非常规化石能源的开发将成为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的最大动力,不过他也希望有更多企业能在探索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作出努力,以避免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也指出,美国大力开发页岩气随之而来的问题将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呈现大幅度上涨的趋势,令控制气候变暖的希望变得微乎其微。比罗尔指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前景十分黯淡,除非美国能一改此前的态度和做法。“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国际性重大议题的名单上滑了下去,许多能源投资者完全忽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比罗尔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可能已经变得十分渺茫。“我几乎看不到任何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希望,例如今年的排放量就又增加了。 ”
而英国一家智库的负责人艾德·马修也警告说,如果美国的能源开发导致气候变化问题不可控制,那么能源独立性也无法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 “从根本上来说,化石能源更应该被遗忘在地表内。美国是技术革新的温床,更应该利用这种能力开发低成本、更清洁的能源。 ”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