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人大任命“一府两院”干部走过场,中山市人大从本届开始将到纪委、信访等部门了解提请任命人的被投诉情况,并在常委会会议上作专题报告,让人大常委会在表决前掌握全面信息。一年内有三次以上投诉,且经调查属实,相关人事提请或被“打”回去。
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透露,虽然今年尚未有拟任命的官员被“刷”下来,但这一变化将倒逼“一府两院”提请人事更加慎重。
问题:“提请任命人员都不认识”
根据《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人事任免案过程中,对拟任免人员如果发现有事实依据足以影响任免的问题,经主任会议提出,并经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进行表决。待提请机关把问题查清后,提出书面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另一次会议审议。
然而,规定中“暂不表决”的情形在实践中很少发生。据南都记者观察,近两年来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的一府两院人事任免案几乎全部高票通过,反对、弃权票极少。审议过程中,也偶尔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声音,“提请任命人员都不认识。”
对策:对提请任命人严格初审
不过,从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开始,中山市人大对提请任命人员、特别是两院拟任人员增加了初审程序,着重对其任职的资格和条件进行严格初审。具体做法上,除了到提请单位了解情况外,市人大还到市纪委(监察局)、信访局等部门了解其工作作风、申诉控告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对被任命人员德、能、勤、绩的情况作出初步评价,形成初审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得以在审议表决前,通过初审报告,对提请任命人员获得全面信息。
“群众接触这些部门最多,因此能够全面了解群众的意愿。”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解释。而对法官、检察官的行为处事要求尤其高,因为他们是“法律的执行者”。
设想:提请任命人情况网上公示
目前,人事任免事项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表决后,在市人大网上发表通告。但提请任命谁,群众不知情。中山市人大透露,将来或许会将提请任命人员的基本情况在中山市人大网站上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征求公众意见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同时,中山市人大还将探索由群众对提请任命人进行监督,或规定如果被提请任命人员一年内有三次以上群众投诉,经调查属实后直接“打回”人事任免案。
据悉,中山市人大目前正在制定一府两院人事任免办法,计划年内出台。
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
“人大任命不可以走过场”
“人大任命不可以走过场,这样会对人大任免权的权威性不够尊重,人大的任免权得不到有效发挥,把好这个关,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称,此举将倒逼“一府两院”在人事任免提请方面更加慎重,更是倒逼被任命人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意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党委已经对拟任命干部考察了,人大理应无条件接受而无需审查,否则是对党委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人大的审查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人大再次对提请任命人员审查,是对党负责。而且对法检两院的人事任免仅是法律职务。
多位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深为赞同。陈玉琼委员直言:“我们对每一个提请任命的人也不是很熟悉,如果常委会选联工委有个初审报告,对提请的资料进行核实,在表决的时候就更加放心。”陈月荣委员进而建议,陈月荣表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材料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发到委员手中,希望人事任免的材料也提早发放,以尽早了解情况。
中山市检察院有关人士称,严格初审程序杜绝了违法用人、不当用人,单位风气好了,队伍也好了,工作会更好,并称今后在选人用人方面将进行相应调整,“根据人大人事任免的程序,如人大走访一些部门考察提请人的素质、能力,相应地检察院也预先到这些部门对提请干部进行把关,先筛选一遍,一些能力欠缺的提请人就不报上去了。”
细节
初审报告几百字 尚无提请任命人被否
南都记者看到,本届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到第五次会议上,对一府两院提请任命人员的初审报告不过几百字,仅一张A4纸足够,均认为“任免理由充分,未发现有违法违纪和其他不良行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请任命人员因为被发现有问题而打回去的。”中山市人大相关人士透露。但他认为,初审程序本身能起到“倒逼”作用。“在提请人事任命时,觉得有些人投诉比较多的,一府两院都不好意思随意提请了。以前没有这个程序规范,可能就会提请,毕竟人大常委对其都不认识。”
分析
学者:中山市人大只是更忠实地履行了职责
对于中山市人大的“新举措”,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的评价是“只是把工作做得仔细了一点而已”。王文章指出,人大在任命候选人时本身就有调查监督的责任,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只是“更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则担心,如果谁在审议过程中对提请任命的官员挑了毛病,“官员提拔上去后,万一报复怎么办呢?”中山人大也“忧心忡忡”,担心给人误解为对党委提拔的人事不信任。
如何消除误解和顾虑?王文章指出,普遍提高官员的法治意识很有必要,要让官员知道这是人大本身应有的权力。同时,党委、组织部门和人大应建立协调机制,制度化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猜忌,使得官员选拔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