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用这样一句朴实的话,告诉世人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每一名代表祖国站在奥运舞台上的运动员,心中对胜利的渴望都溢于言表。而17岁的中国小将周俊在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抓举比赛中连续3次“输”给了95公斤的杠铃,这一张“白卷”让这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成为众矢之的。
尽管中国女子举重队征战奥运只有四个宝贵名额,但中国女举还是给了周俊机会,而周俊的“怪异出局”,成了当天奥运会的一个关注点。这位选手获得奥运参赛资格时,就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效应也延续到了伦敦奥运会上。
其实,对人才济济的中国女子举重队而言,53公斤级虽不算是优势级别,但也不至于无人可用。湖北运动员纪静在奥运选拔赛上举起了230公斤的总成绩,还超了抓举的世界纪录,实力不俗,但随后,湖北省体育局称纪静状态不好,用同属湖北的选手周俊顶替。国家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这样解释:“该级别奥运选拔赛冠军是湖北的纪静,这个名额就属于湖北。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近期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省体育局的意见。”可以看出,由于涉及奥运之后全运会各省的“加分”,在一些中国的优势项目中,各省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能够获得为国征战的机会,哪一位运动员不想为祖国争夺一份荣誉?当“周俊入选名单有内幕”这样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这样的压力,本不应该由周俊这个17岁的小姑娘来承担。尽管三次试举没有成绩,但是对一位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刻苦训练、为了荣誉而努力的年轻运动员来说,我们应该以关怀和宽容帮助她更快成长。
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凡竞技比赛,都有胜负之分。冠军固然有鲜花掌声为伴,失利者也值得每一个人尊重和关爱。奥运选手,一般都经历万般挫折,个中付出更是无法想象,他们中能拿奖牌者,毕竟是少数。一位花季少女,登上赛场之前,每天无数次地举起沉重的杠铃,她流的汗水难道不能换回鼓励和宽容吗?希望我们的言论给失利者多一点人文关怀,让体育竞赛早日回归奥运精神的本源。
竞技体育与企业生产不一样,竞技场上充满了意外和变数。努力争创佳绩是对的,但内幕交易参赛名额的做法却是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悖的。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目标。到底怎样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呢?对人才培养而言,“公平、公正、透明”,是选拔人才培养队伍的原则;对民众而言,亲身参与体育并真正理解体育精神、尊重体育参与者,欣赏体育之美,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