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令人关注的是,央行在6月8日采取的是同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而在7月6日选择了非对称降息,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此次非对称降息,及时回应了市场的多个热点,具有多重深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当务之急。央行日前公布的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60.4%,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3和3.9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周转预期指数为60.8%,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和3.3个百分点。由于资金压力持续加大,企业活力受到一定抑制,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下7个月以来新低。对广大企业来说,降息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意味着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利息支出,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需求,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
缩减银行利润空间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近几年来,银行业表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实现净利润3260亿元,同比增长23.72%,收入再创新高。与此相应的是,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继续走高,达到2.8%,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0个基点。此次非对称降息,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使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窄,迫使银行让利,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同时还将推动银行业改善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房地产调控是必须之策。在6月8日降息后,央行维持房贷利率下限不作调整,一度引起人们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变动趋势的多种理解,甚至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也有不同推断。本次降息,考虑到对房地产市场的可能影响,央行在宣布本次降息时还特别提到,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从市场效应来看,降息对房地产会有一定影响,比如降低了开发商的经营成本,降低了购房人的支付成本,但降息与房地产没有直接联系,表明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
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改革顺势前行。此次降息将商业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此前一般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为0.8倍。这是央行过去多年对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决定监测后的谨慎利率市场化决策,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确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更合理配置,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利差收窄使银行的资金业务、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凸显,银行必须改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大力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央行采取非对称降息,进一步降低了资金成本,有利于释放有效投资需求。当然,在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同时,财政政策也可以释放一些更为积极的信号,各行业企业也需更加主动作为,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