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城市”的名头,不能被一些功利主义和短期利益所蒙蔽,把“友好城市”简单理解成为两地经济往来服务的工具,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应坚守应有的立场。
据报道,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20日会见前来访问的中国南京市代表团时,否认南京大屠杀,称“1937年‘南京事件’发生时,正常的战争行为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比较遗憾的事情,但所谓的‘南京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此事引起中国民众的极大不满,中国外交部表示“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也早有定论。日方某些人士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切实汲取历史教训”。昨晚,南京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
的确,河村隆之的论调不值一驳。河村隆之在这之前也公开否认过南京大屠杀,但这次居然在官方场合、当着友好城市访问团的面,否认大屠杀事实,有一种“挑衅”的意味,实在过分,难以容忍。
河村隆之的“恣肆”,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国际友好城市”应以何为本。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作为城市间的外交活动,属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友好城市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昔日宿敌法国和德国发起了共建友好城市倡议,成为了国际上的范本。
法德共建友好城市之所以成为范本,不仅是法德坚定地维护友好城市为“情感交流、弥合战争创伤”之宗旨,同时也巩固于德国对二战罪行的深刻反省。在德国,否认纳粹大屠杀属刑事犯罪。同样,法国近年来也规定,对否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言行入罪。
中国自1972年建立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以来,至今已经在世界上129个国家缔结了1817对友好城市。城市外交,开拓了城市之间的合作领域,相互借鉴了治市成功经验,增进了人员交流。但这些成果均是基于友好城市的“情感基础”,而尊重历史、不伤害对方感情是这一“情感基础”的核心。如果一边伤害着对方城市市民的情感,一边却在高喊“友好城市”,如何让民众接受?又如何“友好”得起来?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以及国际社会共同认定的事实,铁证如山,不容歪曲和篡改。两个城市“友好”了33年之后,一市之长还在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上挑衅,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如果轻描淡写地应对,对两个城市的人民以及未来是不负责任的。
这一事件,也值得更多城市和官员思考——“友好城市”之间该交流什么、如何往来。“友好城市”的名头,不能被一些功利主义和短期利益所蒙蔽,把“友好城市”简单理解成为两地经济往来服务的工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应坚守应有的立场。
这已经不是河村隆之第一次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如何对待这样一个不尊重历史、没有底线的人——尽管已经是友好城市的市长,南京方面不知有无预先的研判?而研判的内容包括趋势性的,如河村隆之不负责任的言行会否影响南京与名古屋友好城市关系;短期的内容则包括,每一个友好访问团是否会遭遇类似的突发状况,以及面对如此挑衅该怎样理直气壮地反驳和应对。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