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央视《新闻1+1》播出《艾滋病检测如何“实名制”?》,以下是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广西一份《艾滋病防治条例草案》,引发热议。
江苏省疾控中心性艾办专家 丁萍:
(有人)觉得我一旦实名了,就不能正常生活。
实名制是否就是广而告之,实名制是否带来生活干扰,疑虑究竟为何而来,又如何破解?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陆林:
按照规定不同的感染对象,它的阶段有的不同的医学服务的内容。
截止2011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个人权利、公共利益究竟如何平衡?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科长 陈曦:
很多高危人群也好,感染的一些人也好,他现在认为还是停留在过去的一些思维模式,他们现在疾控中心搞检测,他就认为是搞监视,实际不是这样的概念。
《新闻1+1》今日关注艾滋病检测如何实名制?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在过去的这一两年时间里,有三个字突然大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三个字就是实名制,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百度搜索指数来感受这样的一种变化,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1月份在百度关注方面实名制有三个比较大一点的高峰,前两个出现在去年1月份还有5、6月份,都跟火车票的实名制有关,一个大的高峰出现在去年的年底,当然就跟火车票完全实行实名制的购买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有趣的是到今年1月份出现了一个比较低的低谷,但是又快速跳升,这跟火车票实名制没太大关系了,跟食品添加剂的实名制包括最近几天有人在探讨是不是快递也要执行实名制,毫无疑问,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跟实名制沾在一起的可不仅仅是火车票。
我们不妨看一下,太多了,在一系列实名制当中有拍手称快的,比如说购买火车票,的确打击了黄牛等等,也有大家没什么感觉的书号,因为好像跟我们普通的公众没有关系,另外也有一些大家等待实施来观察一下情况怎么样,比如说微博,还有是大家会略微觉得有些荒唐有点不太理解,这像避孕药实名制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会有一些担心,像手机等等,包括互联网密码等等,我们的信息会不会被泄漏。当然在这中间今天我们要谈论都不是这些,这里面还有被误解的实名制,像菜刀,后来证明是买危险刀具要实名制,买菜刀不会有问题。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个实名制赞成的声音非常响亮,置疑的声音也非常多,但是跟我们社会前行又紧密相关,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就是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为什么在这几天为什么突然热起来了?咱们一起关注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艾滋病实名制,这两个词汇的结合所引发的是一论热议,新闻的起点是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两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一,广西今后艾滋病检测将采用实名制。二,艾滋病感染者有义务将病情告知伴侣。
艾滋病咨询检测实名制,而检测机构应当为受检测者保守信息秘密,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对艾滋病检测结果的告知义务,征求意见稿要求,为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在知道确诊结果之日起,30日内将感染艾滋病的事实及时告知配偶,或者与其有性关系者。30日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权告知其配偶,并提供医学指导。
一时之间,这份即将提交广西人大审议的草案触发了舆论的关注,这个实名制到底为何而来?
2月8号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释了理由,并表示实行艾滋病实名制检测,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治,明确的表态引发了又一轮的热议,目光再次被聚焦到这样一个群体身。
画面提示:
2011年12月1日
卫生部部长 陈竺:
当前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已由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传播方式更加隐蔽,防治难度加大,长期积累的艾滋病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治疗压力加大,艾滋病社会歧视依然存在。
解说:
最新的数据,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五十分之一,全人群感染力为0.058%,性和毒品注射等手段也表明着这个群体不仅仅面临着一个引人关注的疾病的侵扰,还可能因为职业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变得更为特殊。
江苏疾控中心性艾办专家 丁萍:
觉得我一旦实名了,我可能就不能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我就不能够正常的生活。
解说:
根据2011年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现有78万人,截止2011年9月底,累计实名报告的人数却只有月34.3万人,在此背景下这个实名制究竟意味着什么?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得到切实保护?社会歧视的存在是否会造成干扰,甚至这是否会让更多的人面对检测望而却步呢?一个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措施需要回答一系列的担忧。
白岩松:
面对艾滋病检测实至名的确现在存在两难的状况,不实名制有很多过来检测的,检测完了之后发现自己可能感染上了艾滋病,然后就跑了,蒸发了消失了,接下来给他身边的人,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无法进行控制,于是就有了实名制这样的提议,但是有了实名制这样的提议之后,新的担心又出现了,本来在我们的社会群体当中,对于艾滋病这样的群体就不够宽容,甚至有很多白眼和歧视,一旦实名制了之后大家就会担心,你的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的话,就把它放到了一种谴责甚至歧视的眼光底下,对他来说是另外的一种伤害。仔细听左和右似乎都有道理。
在我们今天下午进行的与此有关的调查的时候,我们也是恰恰表明了人们略带矛盾的心态。我们看,是否支持艾滋病检测实名制,支持有利于治疗和预防,接近半数,这是一个不错的比例,反对也很明确,可能暴露病人的隐私达到了28.1%,有前提的支持关键看配套措施,估计这个前提就是隐私被保护的很好,大家能平等对待等等占到了22.2%,这三个数字当中您可能是49.7%,可能是28.1%,也可能是22.2%,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探讨,希望最好的是利远远大于弊。接下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连线采访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吕繁。
(现场连线)
白岩松:
吕主任您好。
吕繁:
您好主持人。
白岩松:
您也注意到了人们的担心,您觉得广西的这次将要最后有可能实施的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为什么又突然引起大家这么大的争议?
吕繁:
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艾滋病防治事情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也感谢社会有关人士,位于艾滋病防治包括检测的事务的关注和热心,同时由于艾滋病检测的事情涉及到面比较广,首先涉及到很多打算检测的一些人的情况,也涉及到我们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的可接受性以及难易的程度。还有是不是总体上会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等等。由于涉及到这些因素,我想民众可能对这个事情增加了关注。
白岩松:
吕主任假如您作为正方,您觉得艾滋病的检测实名制是非常有道理的,您觉得好,好在哪儿?
吕繁:
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可能也是我们广西要制定这样一个,要把它列入条例的几个原因,首先实名制实际上受益的直接者是感染者和病人,如果不实名的话,就有可能在一旦确认阳性之后,我们的一些后续的服务,就会跟不上,因为找不到人,所以实名制首先是对病人和感染者他的利益是有好处的,第二个方面,是对整体的防控有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艾滋病防治的总体形势应该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在一定的人群和地区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我们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实名制及时把感染的状况告知本人,以及相关的人员,有利于感染者和其他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高危行为,进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第三个方面,也有利于搞清楚疫情为我们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白岩松:
当然这是您所陈述的道理,但是您这些天一定也听到了说,我反对甚至说没这么强烈,说我置疑,比如说接下来我们的这位李强教授就表达了他的担心,来我们一起听一下。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李强院长:
我觉得第一步检验还是应该放开去检验,一个事物就是正反两个方面,你想监控结果反而人倒不来了,你更监控不了了,所以我倒是觉得先要确认是不是艾滋病,然后再去监控,我觉得第一步可能比第二步还重要一点,如果什么都不去,首先实名制之后可能就有些人就不去了,不去了这个更麻烦了,那等于说使得一部分本来有可能能够发现的反而现在在人群中不能被发现,这反而是更不能被监控。
白岩松:
您看吕主任,刚才李教授的态度很明确,你说着是好事,但是原来如果要是不实名的话人家可能还来,现在一实名了人家来都不来了,您怎么把好处给人家,您怎么看待李教授的这种意见?
吕繁:
这种担心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特别是在刚才我们也都听到,目前艾滋病整体上还存在歧视的情况下,一些人会有一些担心,特别是担心自己个人信息的暴露,感染状况的暴露,进而不去做检测,但是实际上也是我们相关政策出台之后要加强宣传,使我们的相关一些服务对象能够正确理解提高认识。进而应该检测的及时还是要检测,实际上这种担心隐私的暴露我们也有相关的政策规定,首先要搞清楚实名检测本身并不是说要把感染者或者病人的一些信息给公开化,这还是两个问题。
白岩松:
好,一会儿还会有问题向您请教。其实广西有可能要实施的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并不是它开的先河,我们不妨也去看看开过先河所面临到的情况,究竟会什么样?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