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每年5月到7月的“挖草”旺季,冬虫夏草主产区各县城,会迎来百万“挖草大军”。他们每人每天在草甸上找寻10~14个小时。“挖草人”驻扎帐篷、生火做饭、踩踏草木,每挖1条虫草,就得掘地8~12厘米深,刨出约30平方厘米土壤,留下坑洞。这些坑洞寸草不生,高原草甸本来就生态脆弱,大面积、长时间挖草,将整片草甸推向沙化、荒漠化。
有关资料显示,仅青海省内,每年因此被破坏的高山草甸,约为30万~60万平方米。
去年以来,国内虫草主要产区玉树、那曲等地气候干旱,降水偏少,对生长条件要求严苛的虫草造成一定影响,减产严重。
“收货量明显减少了,为常年的50%多一点。”常年在西宁市场收购虫草,王海西对虫草产量很敏感。
冬虫夏草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雪线之上的草甸,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有着独特条件。据了解,对于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不少科学家也做过试验,但至今仍无法实现。
“天气干旱,产量减少,人工培育又不成功,今年虫草的市场存量本来就较往年少。”张忠良说。
“按往年,年底虫草价格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虫草经营商手中都会积压一些货等年底销售。”最近几天苟海龙一直很忙,不断有客户联系他找虫草。他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因为对宏观经济形势预估不乐观,大多数虫草商将手中的存货悉数底价抛售,虫草经销店的库存很少,“年前了,市场需求增长,只能提现货,价格肯定涨”。
虫草明显减产,元旦、春节期间,需求量大增,供应不足,虫草价格被再度推高在所难免。“看这种势头,节后还有涨价的可能。”王海西预测说。
虫草从礼品到投资品
在西宁市场,王海西、张忠良收购的最高档次的虫草1公斤有1500根左右,且体大、品相好。他们以每公斤27万元~28万元的价格将此类虫草卖给东南沿海和北京等地的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进行再加工和包装,以高档保健养生品投放市场,可卖到60万元~70万元。
“除去加工、包装和20%~30%的相关税赋,二级经销商的利润可达到40%~50%。”常年整批给广州、深圳、福建、浙江和北京的大老板供货,王海西对于虫草行业的利润了如指掌。
至于二级经销商如何再加工和包装,王海西告诉记者,西宁市场的虫草商主要收购从产区拿出来的原生虫草,在大小、品相等方面按大致情况出价交易,由于量大,对虫草的品质仅作粗略估计就可交易;而二级经销商从西宁市场批发拿货,他们回去后对西宁市场上的这些虫草按每根的大小、克数、品相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归类,经过包装后直接投放市场,面向消费者零售。
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一般情况下,虫草产地的收购商将收购来的虫草运到西宁后,将其转售给西宁市场的一级经销商,或者其本身就是产地收购商兼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再将其转往下游环节,批发价比产地收购价每千克要加价数千元以上。到了沿海大城市销售店,虫草价格可达产地收购价的数倍。
“现在市场上零售的虫草价格都是经过几次营销,加工、包装后的价格,比西宁市场高出很多。”王海西说。
每到年底,当年的虫草已在市场上进行过不止一手交易,新货在来年的四五月后才能上市,而此时正是虫草的购销旺季。按照市场行情,到年底一些虫草大户也会囤积,压着货不投放市场,到一定程度再高价抛出。
“一些送礼的虫草并没有食用,而是被再次回收,再一次进入虫草交易过程。”张忠良介绍说,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额作为礼品的虫草在市场中经过数次交易,这些虫草就像贵金属一样,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载体。
据王海西讲述,去年年末,正当虫草价格处在不落不涨的僵持阶段,一位手持数亿资金的南方老板来到西宁、成都市场收货。市场上小贩手中的存货被一网打尽,最后这位老板囤货一段时间后悉数卖出,净赚上亿元。
据了解,除了2008年虫草价格有一次大幅回落,近10多年来,虫草价格一直呈上扬势头,看着虫草多年“只赚不赔”的利好行情,越来越多的人也把虫草当成一种保值增值的良好投资品。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