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13岁艾滋病毒携带者连遭学校亲人抛弃

时间:2012-01-19 10:30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核心提示一 个大院。两个人。13岁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小小,虽然喜欢每天一个人下军棋,但他偶尔望向大门的热切眼神,还是牵出了他内心的秘密——他盼着那个内心喊妈的 人从那扇门走来。李振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虽然内心也有挣扎,但她却用3年的行动表白——小小早已是她的另一个孩子。
 

给心灵冰封的艾滋病儿童照进内心的光亮,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最应该具有的姿态。可贵的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默默填充这抹亮色的最平凡的人。他们的爱与温暖的故事,让人心情难以平复。
 

□本报记者袁雪梅谢民心李立成汪瑞华
 

  一个空旷的大院子
 

  一个携带艾滋病毒的男孩
 

  一个偌大的稍显破落的院子,房门齐刷刷地锁着。惟一一个开着门的屋子,一个穿黑衣服的男孩儿自己在跟自己下军棋。
 

  他叫小小(化名),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
 

  对于记者的来访,小小“视而不见”,依旧低着头下棋。
 

  点头、摇头,这是记者见到小小的一个小时内,他跟记者所谓“聊天”时的所有动作。而他的眼睛和手,一直没有离开过那副军棋。
 

  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这似乎就注定了生活剥夺小小幸福的权利。
 

  不幸,自小小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紧紧“追随”着他的成长足迹。
 

  小小还没出生时,父亲就因艾滋病去世。几年后,母亲带着小小从老家围场改嫁到滦平红旗镇。很快,继父也被感染了艾滋病。
 

  小小的童年,还有一些仅存的幸福。因为,妈妈还在身边。母亲的疼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世界上无法代替的幸福来源。
 

  3年前,小小的母亲也因艾滋病去世,这一下,不知道这对母子患有艾滋病的乡亲们炸了锅。
 

  本来正在三年级读书的小小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理由是怕传染。
 

  “找一个不知道小小有艾滋病的地方读书。”这是家里人在小小母亲刚去世后的“善良”想法。然而,半年后,小小又因为同样的理由再次被“退”回家里。
 

  也许是社会压力太大了,也许是小小注定要经受这样的历程,小小在被学校抛弃后,也遭到了亲人的抛弃。


  10岁的他,被家里人送进了养老院。半里之外,就是他的姥姥和姨家。
 

  接连的被抛弃,尤其是亲人的抛弃,让小小体验了在这个年龄不该体验的冷漠。在无力抵抗后,他选择了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周边的每一个人。
 

  养老院的老人们知道这个新来的孩子是个艾滋病患儿,都不愿意跟他同住,甚至不愿意和他接触。无奈之下,院长跟这个孩子搬到了一个屋子,毕竟那时小小才10岁。然而,住了两年后,院长患了脑血栓,家人认定了是小小传染的,把老人接走,还想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
 

孩子

 

从来没跟我叫过啥

 

  不称呼任何人、不和任何人交流,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做游戏,这是小小在明白自己携带艾滋病毒、并遭遇周围人冷遇后选择的生活方式。一般情况下,小小从来不走出这个院子。跟他一样,也不出这个院门的,就是养在院里的一群鸡。
 

  今年冬天,为了省些取暖费,养老院的老人们集体被迁到百里之外的一个养老院,这个院子里只剩下小小。只有在养老院做了17年饭的李振华每天为他做饭,而晚上,则由李振华的丈夫来给小小做伴睡觉。
 

  歧视没有停止。
 

  没有理发店愿意给小小剪发,没有洗澡堂允许小小进去洗澡,无奈之下,52岁的李振华自学剪发,他不想小小因为一个简单的洗澡和剪发去看别人的白眼。
 

  由于每天和小小接触,李振华也遭到了村里人的反感。
 

  “我会摊煎饼,以前乡里乡亲的经常来吃,可自打我开始照顾小小后,就没人敢来吃了。”说起这些,李振华满脸的苦笑。“今年收秋时,我脚碰坏了,乡亲们帮我收秋,我做好饭等着乡亲们来吃,表示表示感谢,可是一个来吃饭的也没有。”
 

  尽量不去村民家串门和走动,是李振华面对村民的反感而选择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最无力的“反抗”。
 

  小小爱吃带馅的东西,糖包、菜包就成了李振华常做的饭。院子里养的鸡是为了让小小有足够的鸡蛋吃。
 

  李振华所在的乡镇由于有矿产,很多村民都去矿上打工,每个月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李振华惟一的女儿和女婿都在北京工作,月收入上万元,丈夫在矿上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如此的收入水平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而李振华却坚持在养老院做饭,挣每月几百元的工资。
 

  李振华不傻,不是不知道2000元和几百元的差别,惟一支持她坚持在养老院干下去的原因,就是这个院子里有小小,她割舍不下的一块儿心头肉。
 

  和小小在一起3年了,可却从没听小小给她一个亲昵的称呼,哪怕是叫声阿姨,这让李振华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可小小有什么事,她还是跟当妈的一样揪心。
 

  前几天,李振华出去办事,小小一个人从窗户跳进装煤的屋子,往外铲煤。李振华知道后,后怕得很,狠狠地训斥了小小:“你万一要是给哪刮破了咋办?流血了,谁给你包扎?”
 

  这就是做母亲的心,伤心了、批评了,可到最后,还是心里的宝贝儿。
 

  眼看春节就要到了,李振华给小小从头到脚都装扮一新,还准备到养老院里包饺子,“闺女不回来过年,我和老伴就跟小小一起过,这不也是一家人嘛!”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人,一颗善良又伟大的心。
 

心里的妈妈
 

一直都在
 

  为了能和小小沟通,记者蹲在地上跟小小保持同样的高度,让他用平视的角度就能看到记者。一个小时后,小小终于肯和记者说话。
 

  “为什么不用哭泣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哭没有用。”
 

  在小小的记忆里,他曾经为了一个想吃的零食跟妈妈哭闹,可是妈妈并没有理他,而是转身就走。眼泪掉了一地的小小看见妈妈决绝的背影,只好跟上妈妈的脚步回家。
 

  一前一后的母子,在小小幼小的脑中成了定格的画面。
 

  小小说,从那以后,他就知道,哭,没有用。
 

  记者想打破他脑中的画面,笑着说,“我家的小孩儿就经常用哭闹的方式换取他想要的玩具。”小小淡然一笑,说道:“以后你就让他哭,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小小说,他喜欢看动画片和《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
 

  “我在家也经常看卡酷频道。”惊异于记者能说出“卡酷”这个他平时最喜欢看的动画频道,小小的眼中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光芒,只有这个时候,记者才能在他身上读出几分孩子的味道。
 

  《十万个为什么》的126页,是小小刚刚看过的页码。在这一页,小小用一个破烂的纸条夹着,以便下次翻看。小小说,他最喜欢看其中关于宇宙的一部分,一遍看不懂,就再看一遍。
 

  “好好学习,以后当个科学家,科学家就能研究宇宙。”
 

  小小低着头回答,“我现在是活一天算一天”。这个时候,记者发现找不到任何话来安慰这个孩子。这一切,他幼小的心里,都懂,已经是一块伤疤,而这伤疤不断地一次次地被揭开,流血、流脓。
 

   对记者不再排斥后的小小说,他已经“牺牲”掉了几颗健康的牙齿,原因是总爱吃糖包,李振华给他做的糖包。“她知道我爱吃”。小小说这话时,眼睛里有着一种被爱融化了的柔软。
 

  李振华跟记者聊天的时候,小小就像个跟屁虫一样,看似无意地拿个玩具在摆弄,其实,他左顾右盼地瞄着李振华,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徘徊在李振华身边,宛然一个贪恋母亲的孩子。
 

  小小说,每天早晨李振华来给他做饭的时候,他都跑出去接她,而每天晚上李振华走的时候,他也默默地送她到大门口。这个习惯了不表达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其实早已经无数次地喊李振华“妈妈”,只是,一直在被拒绝的环境下,他幼小的心灵选择了隐忍和退缩。
 

  对于内心深处的呼唤,他更希望别人能通过感悟听得见。
 

本版照片摄影袁雪梅

  艾滋病,这个如同瘟疫一般的字眼,让村民们开始把恐惧化作仇视,强加在这个10岁的孩子身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河北承德县:“十化五星”为村级党组织导航
  • 【中国梦实践者】河北承德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燕山深处
  • 河北承德惊现海市蜃楼时长达20分钟
  • 河北承德一家8口家中被杀身亡 凶手系姑爷
  • 河北承德副市长苏爱国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 河北承德县一好人义务照顾全村65岁以上老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