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媒体人,华丽转型的10个参考样本

时间:2015-12-02 09:2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新媒体浪潮的强烈冲击下,“人人是记者”、“社交平台成为新闻聚合地”的时代翩然而至。
  一方面,传统媒体行业的经济基础逐渐松动;另一方面,日趋板结的社会生态和更加收紧的政治舆论空间,使得传统媒体行业更显颓势,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挤出效应持续不减。旧有模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新生态,传统媒体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改变,需要具备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对新形势的准确感知。脱离旧有体制、走进时代洪流,媒体人转型之路并不单一:或投靠新媒体,或自立门户,也有些顺势转行,与传媒再无关联。
  观察哥搜集了10位近年从体制内出走的媒体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呈现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人形形色色的“革命”之路。
  1.梁文道:从TV公知变成视频节目制作商
  接到同事发来的短信时,梁文道正在南极旅行。同事告诉他:《开卷八分钟》停播了,领导说等你旅行回来后再告诉你。
  此时,他已从凤凰卫视离职,《开卷》由他和几个好友轮流主持。
  梁文道后来说,知道这个消息时并不惊讶。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语境下,公共
  电视台留给读书人探讨严肃文化内容的空间越来越少。
  沉舟侧畔千帆过。基于之前《常识》和《我读》系列的出版,以及《开卷》带来的超高人气,2014年初,理想国总编刘瑞琳和梁文道商量,提议一起合作视频节目。在电视台工作多年的梁文道看来,读书节目这样受众有限的类型需要更多的空间,而电视节目需要精准地打中目标人群,使其无法成为最好的读书节目土壤,互联网反而能带来更大的生机,并吸引更多90后、00后的受众,重建读书的黄金时代。与总编一拍即合后,《看理想》系列在土豆网上线了。
  《看理想》包含三个网络视频节目,分别是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马世芳的《听说》,梁文道不仅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还是出品人、策划人。对这次转变,梁文道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以我20多年的经历来说,我已经习惯被冷落,习惯没有观众。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接地气的,久而久之就不觉得是问题了。
  所以,当我在更大的媒体平台做类似的事情,即使今天有100多万的点击率,也许有一天只有十几个人在点,或者一个人点十几次,我随时准备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我原本就是这样,所以觉得不接地气也无所谓,常想不到去做更吸引观众的事情。”
  这种淡然自处的论调,或许与梁文道2008年皈依南传佛教不无关系。
  目前,梁文道仍旧保持每天至少读书6小时的习惯,与文艺保持密切关系。不管世界怎样,只做该做的事。
  2.张泉灵:世界正在翻页,必须保持好奇
  近年来央视名嘴出走已不是新鲜事,而张泉灵离职引发的巨大轰动,与那封声情并茂的离职信不无关系。
  2015年7月上旬,张泉灵确认从央视离职,7月13日以顾问形式加盟傅盛战队。
  9月9日,张泉灵在博客中发文《生命的后半段》,文中坦言“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我积累了多年的知识和逻辑可以解释的。而它,毫无疑问在渗透进我习惯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无关。”
  在文章中,张泉灵坦诚诉说传统环境下媒体人转型的迫切心境,击中了当下时代洪流下亿万普通人焦虑的心态。此文阅读量22万次,微博将近17000条。
  脱离旧有语境后,张泉灵现在的生活和新世界已紧密相关,在微博里,她不时分享创业心得、学习进展,还分享宠物和美食心得。看来,从央视离职对张泉灵是个正确的决定。
  3.马东:年轻就是不停尝试
  在60后眼里,马东像个90后;在90后眼里,马东是披着“萌萌哒”大叔外皮,言语犀利没下限的同龄人。
  花式广告,眼袋传奇,壁咚小S,……在网络节目《奇葩说》里,马东俨然“人体弹幕器”,不少网友看完都惊叹,原来前央视那个貌似正经的主持人马东,私下可以这么逗!
  马东自己也愿意是一个和90后打成一片的人。“我愿意知道他们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我第一次上爱奇艺的官方弹幕的时候,有人说:马东我要给你生猴子。什么意思?当时就没看懂,我就查、问,现在就知道了。我觉得很多人说不适应今天这个时代,是因为他们关掉了自己的接收系统,你只要想看你天天手机都能看到。”
  第一季《奇葩说》开播未满8周总播量就轻松破亿,微博阅读量超10亿,6大广告品牌追投,势头甚猛。自节目上线以来,曾两度登顶微博话题榜,节目点击量在上线24小时内破百万,形成了演艺圈明星追看的现象。“网生代”人群“吸睛度”看涨的同时,《奇葩说》的广告价值也吸引了众多广告主,六大品牌竞相追投。
  事实上,马东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2013年,《挑战主持人》风生水起时,马东宣布从央视离职,成为爱奇艺首席内容运营官。2015年《奇葩说》已热播两季,此时马东宣布带领团队自立门户,成立米未传媒。
  在《天天向上》节目录制中,马东说:“我不是爱跳槽,只是想换一种活法。离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觉得自己成为系统瓶颈了,第二是好奇心太强。如果出现了没尝试过的活法,心就久久不能平静,只有去尝试。”
  作为创新工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民币投资项目,米未传媒的未来和马东本人一样不可估量。
  4.秦朔:投身学术世界
  秦朔28岁就成为《南风窗》总编辑,是当时有思想又有锐气的媒体领袖。
  2006年,36岁的秦朔转往上海,筹办《第一财经日报》。在他的牵头下,上海文广、广州日报和北京青年报最终坐到了一起,达成了跨越电视、报纸,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的跨界三方合作。后来秦朔成为第一财经的实际掌舵者,带领第一财经先后推出了《第一财经周刊》、宁夏卫视上星等一系列轰动媒体圈的产品和项目。
  2015年6月,因为吴晓波的《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发表,秦朔从第一财经辞职的新闻爆出。
  吴晓波称,在这些媒体主政者中,秦朔以人脉广泛、呵护部下和理性温和著称,他不爱走极端,乐于在政商及公共舆论之间做妥协规划,同时又能够守住底线,抵制诱惑。“这个本来就无比野蛮的商业世界,再也没有愤怒而尽职的‘看门狗’了。”
  100天后,秦朔发了一条微博:(图)
  和其他高调辞职的媒体人不一样,秦朔并没有发出公开信。在利用休息的时间里,他撰写了长达一万多字的长文《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的回顾与启示》,系统的回顾了中国财经媒体30年的变迁。
  就在2015年6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投资12亿入股第一财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而秦朔此时已将精力专注在学术,宣布今后会投身于商业文明的研究。
  5.陈菊红:南周精神不灭
  1995年从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陈菊红进入《南方周末》。工作七年后,于200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尼曼访问学者。2006年供职《南风窗》杂志任总编辑,一年后加入腾讯网,现任腾讯公司副总裁兼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
  离开已是进10年前的事情了。离职时,陈菊红发表了近万字的长文,纪念在南方周末的时光和不舍心情。
  她当时这样描述南方的工作:“靠着编辑部的信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强大的经济支持,南方周末的记者在采访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秉性。因为没有邀请,没有接待,没有红包,有的只是艰苦的调查,和无休止的奔波。有的是对于这张报纸的热爱和对于新闻的热爱。就像我曾经给报纸写的那两句广告词: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
  因为对职业精神的不懈坚守,近几年南方周末风波不断。
  而记者身上独立的秉性、苛守客观的敬业精神,也随着陈菊红的文字在纸间重现,提醒着当代记者不要丢掉应有的坚持。
  6.徐达内:创建新媒体评估标准,专为运营者服务
  徐达内曾是《文汇报》最年轻的主任助理、《东方早报》的副总编、《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专栏作家。
  从2004年开始,徐达内走出体制,先后创立多家公司:
  EG365——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引入信息可视化理念的专业设计服务商
  《媒体札记》——媒体舆论内容产品
  新榜——新媒体排行榜,中国新媒体第一站
  看到自媒体运营人员在粉丝增长量、文章阅读量上信息缺乏的痛点,徐达内成立了以“新榜”为品牌的新媒体价值综合评估体系。
  徐达内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平台处于野蛮生长时期。大量的水军为了能捞一笔,去刷数据、刷阅读量。而现在,随着微信规则的完善,这种现象慢慢减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数的下降。这也意味着微信公众号平台正处于去泡沫化阶段,并不会没落。自媒体需要通过数据,合理地判断受众的用户画像,让营销达到最好的效果。”
  类似微博、微信这种超级平台的兴起,让数据统计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营销人、媒体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真实的数据所带来的营销效果,而真实的数据需要通过专业性工具才能获得。
  之所以能采集到大量真实数据,一个原因是因为徐达内的三个技术合伙人都有着全国顶尖的数据挖掘能力与优秀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在与平台方的合作中,通过联络自媒体、政策说明等工作,新榜也能获取更准确的行业信息。
  不久前,“新榜”作为为公众号提供数据统计的第一平台,宣布完成2020万元A轮融资,估值2亿。
  7.袁国宝:做移动互联网的革命者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颠覆式创新,每个行业都将重构和改变。任何时候思考都比行动重要。找准定位、想好盈利模式再创业,远比盲目行动稳妥。”
  2006年至今,先后在空中网、移动梦网、搜狐和360工作过的袁国宝积累了丰富的移动媒体内容运营和媒介公关经验,凭借着对新媒体趋势的准确预估,他毅然放弃在360正风生水起的事业,并拒绝了一些企业的高薪邀约,在北京发起成立了NewMedia新媒体联盟。
  作为一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袁国宝说,他创立NewMedia联盟的初衷是聚合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行业精英,力争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联盟和社会化营销平台。
  正式运营半年以来,喻国明、沈阳、石述思、易鹏、苏芩等意见领袖和行业精英已入驻NewMedia联盟这一广阔的全媒体平台;万达集团、华夏幸福基业、中信银行、蒙牛等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成为其服务客户。袁国宝说,“渠道解放的时代,原创内容不仅依然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能够得到放大。
  入驻NewMedia联盟后,成员个人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并不局限于单一形式或渠道,微博、微信、博客、手机APP、视频网站等全媒体平台全面铺开。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客户,也能够体会到全媒体在品牌传播方面的核聚变式效应。NewMedia联盟尊重影响力,‘新影响力传播’是我们的基础理念,我们坚信,联盟可以创造价值。”
  8.王潇:方向正确,从未停止
  提起王潇,现在人们多会联想到“励志品牌-趁早创始人,畅销书作者”这个身份,而她早年在央视播整点新闻的形象反而不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的王潇,毕业后顺利进入央视,成为一名新闻主播。
  “
  作为一个人,你的聪明才智需要被激发被使用,但是这份工作没有给我这些。
  半年后,王潇从央视离职,就职于美国安可顾问公司战略传播部。
  之后,王潇走上了辞职考研,自主创业,到畅销书作者的道路,每一次转身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是她理性思考之下的冷静决断。
  事实上,从2002年起,王潇每年梳理人生计划,并将人生计划制作为精确到天的效率手册。
  这种能随时掌控进度、有极强秩序感的生活方式赢得了网友的喜爱,“趁早效率手册”的热销也坚定了王潇成立自有品牌的决心。
  2013年,王潇以“趁早”为名注册自有品牌,目前“趁早”已经是国内成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女性励志类自组织社群。2015年8月,“趁早”宣布获得口袋购物200万投资,在成为国内女性第一励志品类的目标下继续发力。
  9.罗昌平:用新媒体继续发声
  2012年12月6日,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2013年5月12日,中央纪委宣布,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2013年5月14日,中央组织部负责人证实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自2009年12月担任《财经》杂志副主编起,罗昌平报道了嘉禾拆迁事件、郴州官场腐败案、上海社保案、药监腐败案、军方第一案、黄光裕案、央视新址大火案、通钢、瓮安群体等数十余起社会事件,包含社会事实调查14篇、官员腐败调查20篇、经济腐败报道22篇。
  2013年11月,罗昌平调往同为“联办”下属的财经研究院任职。对这次离职,罗昌平否认与刘铁男案有关,原因是觉得自己作为举报人,其\\\"个人身份和职务身份有冲突\\\"。
  2015年2月,蓝媒汇宣布成立。“之前媒体人的举报行为,实在是不好说。我想能否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约束内,做个职业新闻人的尝试。此外,当纸媒穷尽力量时,新媒体能否做合理尝试?”
  现在,蓝媒汇作为一家专注服务于传媒行业的垂直新媒体平台,凭借旗下媒体业内黏性极强的网站和“记者站”、“自贸区智库”等数个微信公众号,已成为行业
  第一入口,并在2015年3月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
  对于这次“在新时代的转身”,罗昌平说:“感觉蛮好的,学到了很多,无论是管理方面还是经营方面都学到很多东西,另外在商界和政界也积累了很多人脉资源。”现在想做的,是“尽量把个人色彩淡化”,作为CEO真正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10.黄章晋:有趣的人,不做无趣的事
  作为一个聚合了五花八门的“杂学专家”的公众平台,大象公会公众号的内容涉及面极广,推送文章从《当中国农民造飞机时,外国人在干什么?》,到《向日葵是怎样转头的》,《为什么中国麻将从南到北难易程度呈下降趋势?》,凭借生动有趣的数据和硬知识,吸引了众多教育水平高、思想先进、对世界不乏好奇心的高端受众。
  对于大象公会“知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的定位,黄章晋有他的想法。“《大象公会》更是一个标准化公司化产品,是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我们要做到把作者名字和媒体名字抹掉后,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哪里产的。”
  黄章晋本人也是个有意思的人。身为恐龙级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二”的资深玩家,他凭借从小对古代军事和兵器的巨大热情,写了数篇经典对战分析,对推广帝国时代可算是居功至伟。不仅如此,黄章晋还是一个极致的骑行者,一个因为好奇心去品尝肥皂洗衣粉甚至化肥味道的人。也许正因为这份永不停止的好奇心,黄章晋才在2013年卸下《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职位,在北京开启他并不认为是“自媒体”的新旅程。
  现在,“大象公会”团队共有6人,作者大约50人,多数作者只有一两篇的稿件量,约稿还是主要稿源。黄章晋说,“再编辑主要为了追求稿件文字风格统一。有些不够完美的地方需要作者和编辑一起去找资料。”他不希望“大象公会”变成各种专栏作者的平台,“还是要有统一的趣味和风格”。
  在媒体大转型趋势下,传统媒体人的出走成了必然。世界本是真空妙有,随形就势也好,守正出奇也罢,都挡不住一个巨大的“变”字。出走的不必担忧,留下的也无需神伤。只要意识到自身的媒体思维和习惯的优势劣势,预见到切实可为的未来,尽可投身潮流,活到淋漓。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