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囊中韵味长——庆阳香包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4-06-08 19:33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虎头香包
 
 
制作香包 盘小美
 
 
庆阳福娃香包
 
 
刺绣《百鸟朝凤》 赵彩霞
 
 
挑选香包 陈 飞
 
 
秋宝金瓜香包
 
 
孔雀灯
 
 
龙 灯
 
 
动物主题香包
 
  香包,人们习惯叫“荷包”“绌绌”。庆阳香包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按其文化内涵可分为图腾崇拜类、爱情婚姻类、祈福求安类、贺寿延年类等。
 
  庆阳香包寓意丰富
 
  庆阳香包文化内涵丰富,寓意吉祥。从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香包中,可见一斑。
 
  “福寿娃娃”香包。孩童面带喜气,戴鹿头帽,怀抱寿桃,身穿蝙蝠形衣衫,端然而坐。以吉祥元素精心构图,憨态十足的娃娃为轴体,冠为变形的鹿角(鹿头花)。“福寿娃娃”香包寓意福寿相伴,吉祥如意,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抓髻娃娃”香包。“抓髻娃娃”的原型是金文的“天”。孩童脚踩莲花,头梳双髻,或头顶双鸡。左手执鸡,右手执兔,鸡(朱雀)代表太阳,兔(玉兔)代表月亮,意为天人合一。
 
  生命树香包。这是庆阳香包中植物崇拜最为典型的图式,传世纹样中有许多原始符号,反映了丰富的农耕文明。
 
  虎香包。在庆阳,经常可以见到儿童戴虎头帽,配虎香包,穿虎图马甲、虎头鞋,肩蹲小布老虎(艾虎),枕虎枕,额头画虎“王”,玩布虎、刺绣虎……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虎象征勇猛、刚毅,被赋予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
 
  青蛙挂生肖香包。民间所谓的蛙,多指蟾蜍,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以月为蟾,蟾宫指月宫,又说蟾蜍为嫦娥所化。青蛙下挂12生肖香包,意指生命(生肖借代生命)得以繁衍。
 
  事事如意香包,“事”与“柿”或“狮”谐音,为如意的吉祥语。香包“事事如意”,以物代言,是发自内心的美好祝愿。
 
  路路清廉香包。由两个鹭鸶和荷花组成纹图。“鹭鸶”的“鹭”与“路”同音,两鹭鸶取意“路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花中君子,是清净高尚的象征,整个图案形成“路路清廉”之意,寓意清正廉洁。
 
  八卦(粽子)香包。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太平御览》载“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八卦香包也称粽子香包,是用象征四时五季的绿、红、白、黄、黑五彩丝线绕成。绿色代表春天,红色代表夏天,白色代表长夏,黄色代表秋天,黑色代表冬天,象征草木由春到冬的四季荣枯。
 
  六娃闹春。香包或肚兜、刺绣品中常见“四娃”为二头四身两双腿相叠套;六娃为三头六身三双腿相叠套。六娃或四娃叫“喜人”,表示吉祥如意、美好幸福。“六娃闹春”香包中六娃配十二生肖图,圆里有玄鸟,又称“吉祥鸟”,象征春天燕子飞舞,祈愿春色欣欣向荣。
 
  针扎。民间又叫针葫芦,戴在妇女身上,似香包、荷包的藏针工具,只有两寸左右长,由内核和外套两部分组成。针扎是原始葫芦崇拜文化遗存在民间文化中的反映。针葫芦绣制图案多为连体鱼、连体鸟、连体虎、鸟头鱼、虎头鱼,以及虎头和蝉、鱼、蛙、石榴、桃等象征符号。针扎上套针扎套,用于婚俗合卺。
 
  五毒马甲。是为了祈愿子女吉祥、安康,从百家讨得五颜六色的布头缝制而成的马甲,寓意穿“百家衣”托百家之福。五毒马甲上兜有布条、布三角、布方、布圆等几何图形,象征日、月、山、水、土地、田园,与避邪驱疫的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一起绣于背面,成半圆形,将青蛙置于圆的中心位置,代表月亮。吕种玉《言鲭·谷雨五毒》:“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五毒马甲表现了田园风光旖旎,农业兴旺。
 
  肚兜。又称裹肚,有护肚脐、保健作用,也是漂亮的艺术装饰品。一般为纯色(多用红色或深色布料或绸缎面料),分刺绣肚兜和贴花肚兜两种。肚兜上方多绣以蝙蝠、猫、虎头、蟾及吉祥花纹等。绣制图案多以戏曲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如“杨香打虎”“花亭相会”“白蛇传”等;儿童肚兜则以虎、虎头蟾、虎吃五毒、莲生贵子、富贵牡丹等为内容,是对新生命的佑护和礼赞;青年男子的肚兜常以二十四孝、聚宝盆、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为内容;中年人的肚兜多绣琴棋书画、历史故事等;敬献老人的,则以祝愿长寿健康为内容,如童子献瑞、五福庆寿、猫蝶(耄耋)等。
 
  灯饰。是由香包的形状和纹样绣成的装饰品挂灯,是美化居室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品。常见的灯饰有宫灯、方灯、圆灯、条型灯;龙灯、凤灯、孔雀灯、老虎灯、狮子灯、鲤鱼灯、鸳鸯灯、葫芦灯、蝴蝶灯;六龙灯、六凤灯、六鱼灯、八卦灯、八角灯、八面灯等。做灯饰和做香包一样,一针都不能马虎,针法极富民间特色,绣法上常以平针、扎针、齐针、绷针、叠针、垫绣、补绣、圆金等为主。富有变化,寓意长寿、富贵、喜庆和其他吉祥意蕴。灯饰,比起香包更实用,是香包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
 
  香包制作氛围浓厚
 
  为什么香包在庆阳流传、盛行?除了历史渊源、文化积淀、民间传承外,香包制作的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叫花仙的姑娘相中了帅小伙二牛,于是东家找布料,西家寻丝线,恨不得把天上的彩虹扯下来,把太阳的光芒抽出来,把月亮淡黄的光绾到手,一门心思为情郎绣香包,绣一个《戏水鸳鸯》,绣一个《孔雀戏牡丹》,绣一个《鱼儿钻莲》,绣一个《百年好合》……二牛说好了要在五月端午来,戴巧妹妹花仙做的香包,并在香味中迎娶她。但到了这天,却唯有花仙孤零零守着一堆香包。精心刺绣的香包被狂风刮走,飘到一个叫爱香的村庄,村里的姑娘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绣得艳丽的美香包,邻村姑娘们都争着效仿……从此这种风俗相沿成习。
 
  念书娃娃戴“书”香包,老汉胸前挂葫芦烟袋香包,老太太腋下系针葫芦香包,新媳妇进门第一年给公婆、丈夫、兄弟姊妹做香包,姑娘给情人投香包,学徒给师傅送香包,相恋的男女互赠香包,年轻小伙相互抢香包……于是,香包香了山水,香了田园。
 
  过端午节前、农闲时,庆阳妇女们聚在一起,身靠窗,盘腿坐在热炕头,比手艺,耍丝线,做香包,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唱民歌,讲故事,赛笑话,猜谜语……不觉就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一个地域一个风格,一个人一个特色,十里不同风俗,如西峰民歌唱“八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学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宁县民歌唱“五月五,过端阳,忙坏家家巧姑娘。香包绣得香,偷偷送给如意郎”;合水民歌唱“哥哥你走西口,扯下二尺红绸绸,若有人回家走,捎给你的巧手手”;正宁民歌唱“五月五端阳,糯米粽子包冰糖,雄黄药酒荷包香哟,专门约会情哥尝”;庆城民歌唱“银针亮,彩线长,千针万线绣凤凰。齐心绣一个凤朝阳,香在郎的心坎上”……大家在绣香包的同时,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里,提高了技艺,增长了才干,升华了精神境界,得到了艺术启迪。
 
  近年来,庆阳市先后被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庆阳香包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品,而“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正一步步推动当地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曹焕荣)


 
(责任编辑: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