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6月5日讯 夏日的北川河两岸绿意婆娑,鸟语花香。
沿着曲径通幽的健身长廊信步走来,造型别致的花坛旁到处闪现着晨练的身影。清波荡漾的河水间,几只禽鸟在晨光下悠然自得。
大通县城变得干净了,北川河两岸变得漂亮了。几位漫步在河畔的老人们由衷地夸赞道。
诚然,这一片片舒心和美丽,凝聚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环保人的汗水和心血,更倾注着各族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痴爱。
向大气污染“宣战”
熟悉这片土地的人都知道,大通县城及周边是一个工业聚集区,分布着全县90%以上的工业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企业的设备逐渐老化,加上环保设施跟不上,排污治理不达标,大部分工厂变成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就拿县内几家水泥厂来说,由于设备严重老化,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几家省属大型企业也因设备简陋,不同程度出现了“跑、冒、漏、滴”的污染现象。久而久之,这种污染现象愈演愈烈,直接影响了大通县城以及周边乡镇的空气质量。
面对日渐恶化的生存环境,从2013年开始,大通县主动出击,全面打响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攻坚战。
经过两年多的专项治理,现在,大通县城附近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仅去年就收获了276个好天气,空气优良率达到了84.6%。
空气变得清新了,县城居民的心情自然也变舒畅了。桥头镇毛家寨村村民张成亮感叹:前几年,我们这里就有4个水泥厂,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特别是水泥厂里放出来的臭气,让我们这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实在受不了,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下。从2012年转型成环保企业后,机器的噪音没有了,臭气也消失了,大家又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同二次扬尘作“较量”
清晨,一辆洒水车沿着宁张公路缓慢地向南前行,变得潮湿的路面瞬间透来几分清凉。在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中,笔者随同县城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宁张公路二十八公里处。
二十八公里处路口对面是青铝公司厂区,一条绿化带环绕着生产区;草地间几丛碧挑花开得正艳。顺着路口一条整洁公路径直望去,路两旁商铺装修一新,每间店铺门前显得很是干净。据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两年多来城管人员和桥头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交谈中得知,两年前全县启动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后,大通县城管局和桥头镇将二十八公里地带作为县城附近二次扬尘的重点整治区域,坚持不间断地进行跟踪整治。白天,全体工作人员忙着掏水沟,清淤泥;晚上,挨门挨户地作动员工作。有时候,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只能就几口面包应付一下。
在此做生意的陈浩章老人告诉笔者,以前,二十八公里一带是大通县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带。由于附近工厂企业多,很多运沙、运矿料的大货车呼啸而过,将沙土、石料撒在路上。日积月累,路两旁堆积起了厚厚的尘土,车辆过后,尘土飞扬,别说行人吃尽了苦头,就连生意人也叫苦不迭。尘土一卷过来,他和其他铺主一样,手忙脚乱地忙着关门,苫物品,每天来回折腾,钱没挣上几个,净忙着对付讨厌的尘土了。
由于受不了这种恶劣的环境影响,商户们无奈地想从这儿搬走。但没想到,2013年,大通县开始对这片地区进行了彻底治理。几年前损毁的那段道路又修复好了,每天县上派来的两辆洒水车在这路段上撒好几遍水。尘土没有了,商户们也打消了搬走的念头。
据大通县环保局工作人员郭守赟介绍,为了减少县城周边的扬尘污染,给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氛围,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县上有关部门对从事粉煤灰经营活动的11家企业的239辆运输车辆核发了粉煤灰准运证,要求运输车辆在粉煤灰运输中,做到苫盖严实,密闭运输,有效杜绝了粉煤灰在运输、转存当中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
与此同时,县政府统筹资金6.41亿元,实施了桥头铝电火电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青海华电烟气脱硝工程等10多家企业的26项污染治理工程。
为了确保路面洁净潮湿,防止车辆产生二次扬尘,县城管局专门购置了两辆洒水车,每天对县城主要街道、宁张公路、企业厂区及周边道路定时洒水保湿。经过开展专项治理,现在,大通县煤炭经营场所由整治前的88家减少到目前的39家,49家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煤炭经营点被依法取缔。
为营造安居环境“助力”
大通县桥头镇有一条整洁靓丽的街道,叫解放南路。街道两旁延伸着长长的景观文化墙。唐诗宋词、民俗风情和优美风光照片赏心悦目。
殊不知,这条街道在四年前曾是大通县城里典型的“满目疮痍”地带。
2010年以前,这里聚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维修点、油漆铺和废品收购点。破败不堪的屋面,加上路面上随风飞扬的灰尘和肆意横流的污水,正如这块地域的名称一样:水洞浪。使每一位进入县城的人不断地皱眉头。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的环境面貌,大通县筹资120万元,对解放南路两侧长达2762米的破旧围墙进行了整修装饰,建起了一道展示大通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的文化景观墙,一举改变了县城入口处的破旧面貌。
在此基础上,西宁市和大通县联手重拳出击,将大通县水泥厂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清理对象,通过企业改制和职工入股方式,在妥善安置好企业职工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有关要求,在旧厂址上,新建起了一座新型的别墅小区,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环境优雅的宜居之地。
居住在小区里的回族老人马玉芬颇有感触地对笔者说,水泥厂拆除了,居民住进了新楼房,生活环境好了,大家的心里也就亮堂了。
而今,不论你行走在大通县城的街头巷尾,还是徜徉于河畔的林荫小道,都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了,街道整洁了,环境优美了……
(责任编辑:鑫报)